导航
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公卫新闻

公共卫生学院成功举办南昌大学第16届前湖“研”讲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导师讲坛(第189期)暨卫道论坛(第二、三期)

发布时间:2025-10-28 05:02:25

(供稿:王灏、肖君秀 审核:吴周民 吴磊 李少阳)

2025年10月23日,由南昌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校研究生会主办,公共卫生学院及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第16届前湖“研”讲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导师讲坛(第189期)暨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道论坛(第二、三期),在前湖校区(南区)医学科技创新中心315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特邀美国夏威夷大学公共卫生研究室环境卫生实验室主任鲁元安教授,以及新加坡临床科学研究所联合首席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李凌君博士作专题学术报告。院内外师生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坛。

鲁元安教授解析全球感染防控现状与未来策略

鲁元安教授以“Infection Prevention & Control-Global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为主题,从人类健康面临的主要挑战与成因、传染病类型及其共性特征、全球防控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四大维度展开分享。他指出,传染性疾病仍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新发与再发传染病呈现出多来源于动物(人畜共患病)、暴发初期信息匮乏、防控难度大、影响时间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共性特征。鲁教授还分析了重大传染病频繁暴发的风险因素,强调生物、环境与社会因素叠加加剧了大流行风险。

d9a94ae14e1e4d658e0a5374d05fb119.jpg

针对未来大流行防控,鲁元安教授指出,尽管未来大流行的发生时间与具体类型难以预测,但全球卫生界仍可通过积极行动降低其不利影响。在防控策略方面,他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感染预防与控制全球计划(IPC)等关键项目的实施现状与挑战,并提出建立国家防控体系、强化基础设施、持续监测响应、加强科研与培训四大核心策略。他特别强调,“避免暴露是大流行期间最直接有效的应对方式”,为个人与群体层面的感染防控提供了关键指引。

李凌君博士探讨持续血糖监测在妊娠期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李凌君博士以“Screening And Monitoring I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With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Are We There Yet?”为题,结合全球糖尿病流行现状与自身团队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害、传统筛查方法的局限以及持续血糖监测(CGM)的应用价值,为GDM诊疗提供了前沿视角与实践方向。

16e7e2dae44a4b2c88b50555d361b5b9.jpg

她指出,全球GDM发病率正急剧攀升,其与肥胖共同构成的“肥胖-糖尿病”跨代循环,构成了严峻的跨代健康挑战。GDM不仅危及母婴围产期安全,更会显著提升母亲远期罹患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及2型糖尿病的风险;同时,它也增加了子代出现神经认知发育障碍与代谢性疾病的长期隐患。。

针对传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标准不统一、缺乏亚洲人群适配性、筛查滞后及无法区分GDM亚型等方面的局限,李凌君博士重点阐述了CGM的技术优势——通过监测皮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提供连续、全面的血糖动态数据。她指出,其团队及全球相关研究证实,CGM在GDM早期筛查与不良结局预测方面表现优异。基于其团队研究成果,她总结了CGM应用的核心结论并提出了临床实践建议。此外,她还分享了团队正在开展的“妊娠期糖尿病多系统评估研究(GDM-MAPS)”,未来计划从跨人群验证、多组学关联、AI技术整合及跨代健康追踪四大方向进一步拓展CGM的应用价值。

在答疑互动环节,现场师生踊跃提问,交流气氛围热烈。鲁元安教授还结合自身求学与科研经历,勉励与会学子树立远大目标,做好职业规划、脚踏实地,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李凌君博士也表示欢迎各位学子通过邮件方式与她进一步交流。

87a5246e6c4449fa808d8030a399dc1e.jpg

此次导师讲坛暨卫道论坛的成功举办,为院内外师生构建了与国际知名学者深入交流的高层次平台,激发了大家对公共卫生领域前沿问题的深入思索与探索热忱。未来,学院将继续邀约更多公共卫生领域的顶尖专家来院交流,助力培养具备全球健康视野与创新思维的公共卫生专业人才,为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