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卫校友» 校友资讯

雷群英:独立思考,敢于创新,荣辱不惊,在努力中其乐无穷

发布时间:2017-09-08 12:00:00
1999年9月,雷群英考入上海医学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读博。她在《解放日报》上看到一篇关于国家肿瘤药理学首席科学家丁健的报道。丁健是雷群英在江西医学院(现南昌大学医学院)的前辈。彼时,初抵沪上的雷群英并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像丁健学长一样,成为首席科学家。
     “那时候的我,也没什么特别崇高的理想,从没想过自己哪一天也能成为首席科学家。但我很珍惜每一天的学习跟积累。”回忆起那时的光景,雷群英如是言道。正是这一天天的积累,她一路走到了今天。
      上海市科委“浦江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如今的雷群英,荣誉满身。
      2014年12月7日,南昌大学上海校友会成立三周年活动暨2014年迎新会上,雷群英短发蓝衣,质朴谦逊,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台下300余名新来沪校友看着她,一如当年她看丁健学长一般。
      十余分钟的演讲,雷群英述说了她1988年考入江西医学院一直到2006年回国进入复旦大学工作的轨迹。顺着她的演讲,让我们一同感受其一路以来成长的点点滴滴,希望能够给予校友们以启迪。
     “小雷是个读书人”
    1971年,雷群英出生在江西省进贤县,父亲是中学语文老师,母亲是数学老师。从小的家庭环境使她对知识非常渴望。父亲也一直指望她来实现自己未完的大学梦。1988年,雷群英考入江西医学院,就读预防医学专业。
      之所以选择学医,雷群英颇受其父亲影响。“他非常希望我能成为一名医生。但是后来我成为了一名科研工作者,也算是对得住父亲的希望了。”她如是言。
      回想起在江西的大学时光,雷群英特别感恩母校对她的培养:“我那五年的青葱岁月,奠定了我今后学生生涯很关键的一步。”尽管当时大学里的物质生活相对比较匮乏,但精神上却是非常的富有。在这五年里,养成了雷群英安静的性格。也正是这五年预防医学的学习,使她对营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切,都为其今后的科研道路奠定了基础。
      可最开始,雷群英并没想到自己会走上科研之路。大学毕业后,雷群英回到老家进贤,在疾控中心待了三年。当时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回到家乡照顾父母。
      在进贤县疾控中心,雷群英选择的岗位是检验科。“检验科的工作主要是跟瓶瓶罐罐打交道。”雷群英这样描绘她的工作性质。也就是在和瓶瓶罐罐打交道中,她觉得自己更适合从事科学研究。
      同时也正是在检验科,练就了雷群英一个非常好的优点,就是珍惜一切学习的机会。她至今还清晰的记得,当时在小县城里,为了保证英语的不退步,她专门去定了一份《中国日报》英文版。
     “你能够看得懂吗?”邮局的工作人员问她。她回答说:“我可能不一定能完全看懂,但我在努力不断的提高自己。”
      正是因为这份报纸,雷群英在单位上变得有些特殊。大家提起她,都会说:“小雷是一个读书人。”而这,也成为勉励她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让她更加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未来的方向。“也许这无形当中给我一种压力,我觉得我可能真的是适合读书做科研”。正是这样一种认识,雷群英毫不犹豫的选择再去考研。而当时的她,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她的这个选择,意味着她走上了今后十余年的学习科研之路。
     “哪怕实验先不做,一定要把这个seminar给听完。”
      或许是偏见,预防医学的老师更愿意招收男学生。因为在他们看来,预防医学很多时候需要下到现场,一个女生可能不太方便。而男生则不同,他们不用担心他的安全问题。囿于当时这样的认识,雷群英选择了改行:“当时我就想,我既然热爱营养学。它的基础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那我就想,就去研究这个。”1996年,雷群英考入苏州医学院(现苏州大学医学院),就读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九十年代的科研环境,相比现在差距不小。“我当时记得说实验室有个486计算机,就很了不起。我的同学说他做了一个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我们就很羡慕他。”雷群英回忆说,“所以那个时候更多是培养了我读书的习惯。”
      读研期间的雷群英,开始有机会代教一些本科生的实验课。这培养了她对教学的兴趣,为她今后选择在高校做研究,而不是去科研院所埋下了伏笔。
      1999年,硕士毕业的雷群英走到了她人生的十字路口。
      彼时,她已经在上海找到了工作,但考博士也考了第一名。要不要继续深造博士生,对她是不小的困惑。倒是同学一句看似玩笑的话为她指明了方向。“我当时同学说:‘雷群英你要再不读博士,以后要交费了。’所以我也觉得,这个还是很有道理的。”
      其实对于雷群英而言,真正促使她放弃工作,继续读博的原因并非费用问题,而是她内心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加之她父亲同样希望她能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最终,雷群英来到上海医科大学攻读生物化学的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的雷群英放弃了留校的机会,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做博士后研究。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雷群英表示:“其实我心里很害怕,因为觉得我的知识还没能达到带领学生的程度,不想误人子弟。”
      在美国的三年半的时间里,UCLA良好的学术氛围使雷群英获益匪浅。作为美国最顶尖的综合大学之一,UCLA经常会有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来做报告。这对于求知若渴的雷群英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幸福。“哪怕实验先不做,也一定要把这个seminar给听完。”她回忆那时的自己说道。
      她在UCLA的导师吴虹教授(现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也给了她非常独立的空间。在这段时间里,雷群英学会了怎么去思考。“从开始的不懂,到后来慢慢能听懂,也能提出自己的观点。美国这三年半的博士后研究,对我的人生成长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她如是总结。
     “因为你有了兴趣,你即使再苦再累你都很enjoy。”
      2006年,雷群英拒绝了导师吴虹的挽留,选择回国。她的想法,一如多年前般质朴,只是想回来多照顾家人。回到母校复旦大学的雷群英在枫林校区医学院筹建了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室(MCB),此时她的研究方向已经集中到了肿瘤代谢领域。
      虽说一路走来,从预防医学,到生物化学,再到现在的肿瘤代谢,雷群英的研究方向几经转变。但在她看来,这一切并没有离开她对于营养学的兴趣:“其实我本科生的学习,包括我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都是一个积累,这才使我能够愿意在这个方向上去做系统性的工作。因为这都是跟生化、营养密不可分的。我关注的是代谢的异常,如何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它跟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以及生物化学的基础是密不可分的。”她反复强调在研究过程中,兴趣的重要性:“因为你有了兴趣,你即使再苦再累你都很enjoy。”
      正是这样的兴趣,使得雷群英能够走过实验室初创时期的那段艰辛。MCB实验室筹建之初,除了她自己,只有4个人,仪器、试剂等都还没有到位,只有空空的实验台。但雷群英对这些并不在意,在她看来,像他们这样做基础研究的人,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只有真正的沉静下来,你才能做一个很好的思考,才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或许是从博士阶段就培养下来的一个创新的精神,雷群英认为,研究者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迷信老师,而是要有创新。“虽然我们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是在思想上,一定要创新,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正是这样的一个理念,使得雷群英能够突破前人,取得今天的成果。
      可这一切并不顺利。在研究成果出来前,雷群英有好几次遭到各方质疑,其中不乏知名的科学大家。而这也让她体会到坚持的重要性。回想那段时光,雷群英不乏感慨地说道:“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不能坚持,往往到最后你就不能收获到你所追求的东西。而正是在这种质疑当中,甚至是很成功的科学家对你提出质疑的时候,你还能够坚持,你往往就能获得成功。”
      天道酬勤。2013年4月16日,国际权威杂志《癌细胞》以《乳酸脱氢酶A去乙酰化导致胰腺癌发生》为题刊发了雷群英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同年,雷群英也获得了“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她最终收获了属于她的成功。而此时,距离她大学毕业,已经过去了整整20个年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雷群英在演讲开始时说,希望她成长经历当中,能有一些东西给大家带来益处。此时的她一如求学时那般质朴谦逊。每次说完自己的经历,雷群英都会认真的总结自己在其中的收获,一丝不苟。
      她说,一路走来,要感谢很多人。感谢这些年母校对自己的培养,感谢所有师长的提携与支持,还要感谢当初1988级的所有同学。从本科时期结下的情谊,一直伴随着他们走到今天。“在我处于低谷的时候,在我遭受质疑的时候,是他们给了鼓励。”说起这些故友,雷群英满怀感动。
      除了这些亲身接触的师长故友之外,她还提到了成长中一些特殊的人——知名的学长们:“包括清华大学的陈晔光教授,是江西大学生物系的,还有营养所的谢东研究员,也是江西大学生物系的。还有艾开兴院长、丁健会长等等。这些知名的学长们,他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或许,正是在学长们的榜样作用下,她才能拥有今天的成就。
      如今的雷群英,一如昔日自己所崇拜的学长们,成为勉励学弟学妹们前行的榜样。“独立思考,敢于创新,荣辱不惊,在努力中其乐无穷。”这一寄语,无疑是她最真实的写照。而在演讲的最后,她全部将其赠与了台下的学弟学妹们。
      注:雷群英,1993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荣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校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