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纸载迷茫・心映微光”——实践团成员化身“心灵信使”

发布时间:2025-06-27 04:15:00

(编辑:张笑尘 图片:实践队成员 审核:吴周民 刘爱兰 王琪)

在一张承载着迷茫的小小纸条里,藏着乡村少年对成长的困惑与期待;而一句温暖的解答,恰似一束光,照亮了他们的心灵。6月26日下午,南昌大学“软公”联心红烛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怀揣着关爱与责任,走进了仙源初级中学,以别出心裁的方式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团委负责老师王琪携同实践队员化身“心灵信使”,为乡村少年一一解答青春期的烦恼与困惑,一场跨越城乡的心灵对话就此开启。

活动开展前夕,实践团在仙源初级中学副校长张仲斌、南昌大学驻仙源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聂建伟及南昌大学驻仙源初级中学支教老师刘誉的引领下参观了校园,通过一砖一瓦、一花一树木等了解校园文化和乡村教育环境。随后,众人移步至会议室开展了交流座谈会。会上,副校长张仲斌就学校发展历程、师生整体情况及当下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现状等内容与王琪老师展开深入交流。此次参观与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实践团对仙源初级中学的全面了解,更为后续师生“心灵面对面” 活动的顺利开展筑牢根基。


座谈会后,实践团成员集体走进初二学生班级。王琪老师首先对实践团队成员做介绍,随即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了“纸载迷茫・心映微光”主题互动活动。在王琪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经过一番思考后真诚地将当下面临的困惑与烦恼落在卡纸上:“对学习感到厌烦,总是光说不行动怎么办”、“在学校里不敢跟同学说话”、“父母总是不理解我,他们还经常吵架”……每一张匿名纸条都藏着青春的迷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琪结合心理学专业知识和个人经历,从提高学习内动力、辩证看待人际交往、倡导正面沟通与妥善表达到专注自我成长等一一用心回应,同时重点讲解了沟通技巧和情绪转化技能。期间,有同学边听边抹着泪水,空气里弥漫着释怀的暖意。

活动结束时,实践志愿者们集体为中学生送出美好祝愿并进行合影留念。告别时,同学们从教室追到走廊,在走廊上远远挥手:“哥哥姐姐们,再见”。当志愿者们回头,只见栏杆外踮脚的身影还在暮色里摇晃。

此次活动如同一束微光,既抚慰少年心灵,也彰显教育担当。当乡村少年在匿名纸条中卸下迷茫,当大学生在解答中读懂成长责任,这场双向奔赴的温暖印证着:心理健康是青春成长的基石,而如此的心灵对话,正是弥补乡村心理教育缺口的有益尝试。作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软公”联心红烛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将继续以专业为帆、爱心为桨,在乡村青少年的成长之海上点亮心灯。